if语句。
在这个教程中,我们将讨论Python中的if语句。我们使用if语句在程序中做出决定。例如,我们可以声明一个叫做temperature的变量,根据这个变量的值,在终端上打印不同的消息。让我给你展示。
这是我们的temperature变量,我们将它设为35。现在假设如果temperature大于30,你想要打印一条消息说这是一个炎热的一天。所以我们写上if,然后写上一个条件,这时我们会用到比较运算符。所以我们写temperature大于30。然后,我们加上一个冒号,当我按回车键时看看会发生什么。
这里的字符是缩进的,代表一段代码。所以,我们在这里编写的代码会在条件为真时执行。否则它就不会被执行。让我给你演示一下。所以,我们要打印出,"今天是个炎热的一天",顺便说一下。
注意这里我用双引号括住了字符串,因为这里有一个单引号作为撇号。所以我不能用单引号这样声明一个字符串。如果我写成'It'sa hot day',看,Python会变得困惑,因为它会认为这个单引号代表我们字符串的结束,所以它不会识别后面的字符。明白了吗?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这里使用双引号。这样我们字符串里可以包含一个撇号。
今天天气炎热。现在,如果我再次按回车键,字符就会缩进,这里我们写的代码将会成为ifi语句块的一部分,只有在条件为真时才会被执行。在这里我们可以打印第二条信息,多喝水。现在要结束这个代码块,我们按回车键然后按shift和tab。字符就不再缩进,因此我们在这里写的代码无论条件成立与否都会被执行。
在像C++、C#、Java和JavaScript这样的基于C的编程语言中,我们使用大括号来表示一块代码。所以,你开始一个代码块时要用左大括号,然后用右大括号来结束它。在Python中,我们不用大括号,而是用缩进来表示一块代码。好吗?所以,在这种情况下,这两行是有缩进的,这意味着它们属于这个代码块。现在让我们运行程序看看会发生什么。所以我们看到这两个信息,因为温度大于30。现在如果我把温度改成25再次运行程序,我们什么都看不到,好吗?
现在在这个代码块之后,让我们打印"完成"。因为这段代码没有缩进,所以它总会被执行。它不是我们的if代码块的一部分,好吗?所以请看一下。这里是处理完的信息。
现在让我们加入第二个条件。所以如果温度不大于30,那就意味着小于或等于30。那么我要添加第二个条件,如果温度在20到30之间,我想要打印出"天气很好"。所以这里我们输入lif,I是elseif的缩写,这里输入第二个条件。所以温度大于20。
我们加上一个冒号,按下回车键,现在我们有一个新的代码块。所以这里我们可以打印"天气很好"。所以如果这个条件成立,那就意味着温度大于20且小于或等于30。现在这里是一个注释,所以它是灰色的。这不是真正的代码,只是我们程序中添加的一些备注。
Python不会执行这段话。所以每当我们输入一个井号,井号后面的内容都会被视为注释,好吗?所以如果条件成立,我们就会在终端上看到这个信息。让我们运行程序来验证一下。看,温度是25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这个信息。
现在我们可以有任意多个条件,没有限制,好吗?所以我们再加一个条件,如果温度大于10,那我们就打印,有点生硬,我们就打印,有点冷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这个条件成立,那意味着温度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20。
最后,如果温度小于10,我们就打印一条消息说是个寒冷的一天。所以,这里我们输入ls,然后加一个冒号,然后我们有一个新的代码块。所以,只有在以上条件都不成立的情况下,这段代码才会被执行。在这里我们可以打印出,"天气寒冷"。
这就是我们在程序中如何使用if语句做决策。if temperature>30:点击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