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> 基础教程 正文
@[TOC]
请添加vx小助手:xiehuangbao1123 领取java全套学习资料
一、泛型的基本概念
泛型的定义: 泛型是JDK 1.5的一项新特性,它的本质是参数化类型(Parameterized Type)的应用,也就是说所操作的数据类型被指定为一个参数,在用到的时候在指定具体的类型。这种参数类型可以用在类、接口和方法的创建中,分别称为泛型类、泛型接口和泛型方法。
泛型思想早在C++语言的模板(Templates)中就开始生根发芽,在Java语言处于还没有出现泛型的版本时,只能通过Object是所有类型的父类和类型强制转换两个特点的配合来实现类型泛化。
例如在哈希表的存取中,JDK 1.5之前使用HashMap的get()方法,返回值就是一个Object对象,由于Java语言里面所有的类型都继承于java.lang.Object,那Object转型为任何对象成都是有可能的。
但是也因为有无限的可能性,就只有程序员和运行期的虚拟机才知道这个Object到底是个什么类型的对象。在编译期间,编译器无法检查这个Object的强制转型是否成功,如果仅仅依赖程序员去保障这项操作的正确性,许多ClassCastException的风险就会被转嫁到程序运行期之中。
泛型技术在C#和Java之中的使用方式看似相同,但实现上却有着根本性的分歧,C#里面泛型无论在程序源码中、编译后的IL中(Intermediate Language,中间语言,这时候泛型是一个占位符)或是运行期的CLR中都是切实存在的,List< int >与List< String >就是两个不同的类型,它们在系统运行期生成,有自己的虚方法表和类型数据,这种实现称为类型膨胀,基于这种方法实现的泛型被称为真实泛型。
Java语言中的泛型则不一样,它只在程序源码中存在,在编译后的字节码文件中,就已经被替换为原来的原始类型(Raw Type,也称为裸类型)了,并且在相应的地方插入了强制转型代码,因此对于运行期的Java语言来说,ArrayList< int >与ArrayList< String >就是同一个类。所以说泛型技术实际上是Java语言的一颗语法糖,Java语言中的泛型实现方法称为类型擦除,基于这种方法实现的泛型被称为伪泛型。(类型擦除在后面在学习)
使用泛型机制编写的程序代码要比那些杂乱的使用Object变量,然后再进行强制类型转换的代码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读性。泛型对于集合类来说尤其有用。
泛型程序设计(Generic Programming)意味着编写的代码可以被很多不同类型的对象所重用。
实例分析:
在JDK1.5之前,Java泛型程序设计是用继承来实现的。因为Object类是所用类的基类,所以只需要维持一个Object类型的引用即可。就比如ArrayList只维护一个Object引用的数组: public class ArrayList//JDK1.5之前的
{
public Object get(int i){......}
public void add(Object o){......}
......
private Object[] elementData;
}
这样会有两个问题:
没有错误检查,可以向数组列表中添加类的对象
在取元素的时候,需要进行强制类型转换
这样,很容易发生错误,比如:
/**jdk1.5之前的写法,容易出问题*/
ArrayList arrayList1=new ArrayList();
arrayList1.add(1);
arrayList1.add(1L);
arrayList1.add("asa");
int i=(Integer) arrayList1.get(1);//因为不知道取出来的值的类型,类型转换的时候容易出错
这里的第一个元素是一个长整型,而你以为是整形,所以在强转的时候发生了错误。
所以。在JDK1.5之后,加入了泛型来解决类似的问题。例如在ArrayList中使用泛型:
/** jdk1.5之后加入泛型*/
ArrayList<String> arrayList2=new ArrayList<String>(); //限定数组列表中的类型
// arrayList2.add(1); //因为限定了类型,所以不能添加整形
// arrayList2.add(1L);//因为限定了类型,所以不能添加整长形
arrayList2.add("asa");//只能添加字符串
String str=arrayList2.get(0);//因为知道取出来的值的类型,所以不需要进行强制类型转换
还要明白的是,泛型特性是向前兼容的。尽管 JDK 5.0 的标准类库中的许多类,比如集合框架,都已经泛型化了,但是使用集合类(比如 HashMap 和 ArrayList)的现有代码可以继续不加修改地在 JDK 1.5 中工作。当然,没有利用泛型的现有代码将不会赢得泛型的类型安全的好处。
在学习泛型之前,简单介绍下泛型的一些基本术语,以ArrayList< E >和ArrayList< Integer >做简要介绍:
- 整个成为ArrayList泛型类型
- ArrayList< E >中的 E称为类型变量或者类型参数
- 整个ArrayList< Integer > 称为参数化的类型
- ArrayList< Integer >中的integer称为类型参数的实例或者实际类型参数
- ArrayList< Integer >中的< Integer >念为typeof Integer
- ArrayList称为原始类型
二、泛型的使用
泛型的参数类型可以用在类、接口和方法的创建中,分别称为泛型类、泛型接口和泛型方法。下面看看具体是如何定义的。
2. 1、泛型类的定义和使用
一个泛型类(generic class)就是具有一个或多个类型变量的类。定义一个泛型类十分简单,只需要在类名后面加上<>,再在里面加上类型参数:
class Pair<T> {
private T value;
public Pair(T value) {
this.value=value;
}
public T getValue() {
return value;
}
public void setValue(T value) {
this.value = value;
}
}
现在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泛型类了: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{
Pair<String> pair=new Pair<String>("Hello");
String str=pair.getValue();
System.out.println(str);
pair.setValue("World");
str=pair.getValue();
System.out.println(str);
}
Pair类引入了一个类型变量T,用尖括号<>括起来,并放在类名的后面。泛型类可以有多个类型变量。例如,可以定义Pair类,其中第一个域和第二个域使用不同的类型:
public class Pair<T,U>{......}
注意:
类型变量使用大写形式,且比较短,这是很常见的。在Java库中,使用变量E表示集合的元素类型,K和V分别表示关键字与值的类型。(需要时还可以用临近的字母U和S)表示“任意类型”。
2.2、泛型接口的定义和使用
定义泛型接口和泛型类差不多,看下面简单的例子:
interface Show<T,U>{
void show(T t,U u);
}
class ShowTest implements Show<String,Date>{
@Override
public void show(String str,Date date) {
System.out.println(str);
System.out.println(date);
}
}
测试一下: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{
ShowTest showTest=new ShowTest();
showTest.show("Hello",new Date());
}
3.3、泛型方法的定义和使用
泛型类在多个方法签名间实施类型约束。在 List< V > 中,类型参数 V 出现在 get()、add()、contains() 等方法的签名中。当创建一个 Map< K, V > 类型的变量时,您就在方法之间宣称一个类型约束。您传递给 add() 的值将与 get() 返回的值的类型相同。
类似地,之所以声明泛型方法,一般是因为您想要在该方法的多个参数之间宣称一个类型约束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: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{
String str=get("Hello", "World");
System.out.println(str);
}
public static <T, U> T get(T t, U u) {
if (u != null)
return t;
else
return null;
}
三、泛型变量的类型限定
在上面,我们简单的学习了泛型类、泛型接口和泛型方法。我们都是直接使用< T >这样的形式来完成泛型类型的声明。
有的时候,类、接口或方法需要对类型变量加以约束。看下面的例子:
有这样一个简单的泛型方法:
public static <T> T get(T t1,T t2) {
if(t1.compareTo(t2)>=0);//编译错误
return t1;
}
因为,在编译之前,也就是我们还在定义这个泛型方法的时候,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泛型类型T,到底是什么类型,所以,只能默认T为原始类型Object。所以它只能调用来自于Object的那几个方法,而不能调用compareTo方法。
可我的本意就是要比较t1和t2,怎么办呢?这个时候,就要使用类型限定,对类型变量T设置限定(bound)来做到这一点。
我们知道,所有实现Comparable接口的方法,都会有compareTo方法。所以,可以对< T >做如下限定:
public static <T extends Comparable> T get(T t1,T t2) { //添加类型限定
if(t1.compareTo(t2)>=0);
return t1;
}
类型限定在泛型类、泛型接口和泛型方法中都可以使用,不过要注意下面几点:
- 不管该限定是类还是接口,统一都使用关键字 extends
- 可以使用&符号给出多个限定,比如
public static <T extends Comparable&Serializable> T get(T t1,T t2)
- 如果限定既有接口也有类,那么类必须只有一个,并且放在首位置
public static <T extends Object&Comparable&Serializable> T get(T t1,T t2)
四、反射机制
4.1 基础描述
反射机制可以在程序运行时获取类的完整结构信息,并且可以动态的操作属性和方法等。
对于反射机制的理解,必须要对类编译和JVM加载,运行时数据区有清楚的认识,这块内容可以移步JVM系列的文章。
通过运行时动态获取类的结构,然后动态的创建对象并操作属性和方法,这种方式在实际开发中并不多用,这样很明显会消耗JVM资源,并且会忽略一些封装导致安全问题
2、反射的类库
- java.lang.Class:Class类
- java.lang.reflect.Constructor:构造器
- java.lang.reflect.Field:属性
- java.lang.reflect.Method:方法
4.2 API之Class对象
获取目标类型的Class对象常见方式,通过Class对象再获取相关结构信息,从而操作或者访问: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Exception {
// Class对象回去
User user1 = new User(1,"name01") ;
Class userClass1 = user1.getClass() ;
Class userClass2 = Class.forName("com.java.reflect.User");
Class userClass3 = User.class ;
System.out.println(User.class.getName());
System.out.println("userClass1==userClass2?"+(userClass1==userClass2));
System.out.println("userClass2==userClass3?"+(userClass2==userClass3));
// 类型创建和判断
Object object = User.class.newInstance() ;
System.out.println("类型:"+(object instanceof User));
System.out.println("类型:"+(userClass3.isInstance(user1)));
}
输出结果:
这里有个注意点:通过Class对象的 newInstance() 方法,即基于User类的无参构造器,首先要求User类具有无参构造方法。
4.3 API之Constructor构造器
Class对象读取构造方法,可以分别获得全部构造方法,不同修饰类型的构造方法,或者根据构造参数类型指定获取: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Exception {
Class userClass = User.class ;
// 读取公共构造方法
Constructor[] userConArr = userClass.getConstructors();
printCon(userConArr);
// 读取指定私有构造方法
Constructor privateCon = userClass.getDeclaredConstructor(Integer.class);
System.out.println(privateCon);
// 读取全部构造方法
userConArr = userClass.getDeclaredConstructors();
printCon(userConArr);
// 调用公共构造方法创建对象
Constructor pubCon = userClass.getConstructor(Integer.class,String.class);
Object pubUser = pubCon.newInstance(1,"hello") ;
// 调用私有构造方法创建对象
Constructor priCon = userClass.getDeclaredConstructor(Integer.class);
// 忽略private权限修饰符
priCon.setAccessible(Boolean.TRUE);
Object priUser = priCon.newInstance(2) ;
System.out.println(pubUser+"\n"+priUser);
}
public static void printCon (Constructor[] constructors){
for (Constructor constructor:constructors){
System.out.println(constructor);
}
}
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通过调用 setAccessible(Boolean.TRUE) 方法,可以基于私有构造方法创建对象,这里明显违背了Java的基本设计原则,破坏代码的安全性。
4.4 API之Field属性
Field保证成员变量的属性,修饰符,值管理等相关操作: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Exception {
Class userClass = User.class ;
// 获取公共字段
Field[] pubArr = userClass.getFields() ;
printField(pubArr);
// 获取全部字段
Field[] fieldArr = userClass.getDeclaredFields() ;
printField(fieldArr);
// 获取指定字段
Field emailField = userClass.getField("email") ;
Field nameField = userClass.getDeclaredField("name") ;
printField(new Field[]{emailField,nameField});
// 创建对象并操作属性
Object userObj = userClass.newInstance() ;
nameField.setAccessible(Boolean.TRUE);
nameField.set(userObj,"world");
emailField.set(userObj,"test@email.com");
System.out.println("userObj:"+userObj);
}
/**
* 打印成员变量信息
*/
public static void printField (Field[] fields){
for (Field field : fields){
System.out.println("声明:"+field);
UserAnno userAnno = field.getAnnotation(UserAnno.class) ;
System.out.println("注解:"+userAnno.desc());
String fieldName = field.getName() ;
System.out.println("名称:"+fieldName);
Type type = field.getGenericType() ;
System.out.println("类型:"+type);
}
}
注意这里获取Type类型信息,在有些特定的业务场景下还是十分有用的。
4.5API之Method方法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Exception {
Class userClass = User.class ;
// 获取所有公共方法[包括父类和Object类方法]
Method[] pubMethods = userClass.getMethods() ;
printMethod(pubMethods);
// 获取全部方法
Method[] allMethods = userClass.getDeclaredMethods() ;
printMethod(allMethods);
// 获取指定方法
Method method = userClass.getMethod("parName",String.class) ;
printMethod(new Method[]{method});
// 调用方法
Object userObj = userClass.newInstance() ;
Method setId = userClass.getDeclaredMethod("setId", Integer.class);
setId.invoke(userObj,99) ;
Method setName = userClass.getDeclaredMethod("setName", String.class);
setName.invoke(userObj,"java") ;
Method sayHi = userClass.getDeclaredMethod("sayHi", String.class);
sayHi.setAccessible(Boolean.TRUE);
sayHi.invoke(userObj,"c++");
System.out.println(userObj);
}
/**
* 打印方法信息
*/
public static void printMethod (Method[] methods){
for (Method method : methods){
System.out.println("定义:"+method);
System.out.println("命名:"+method.getName());
UserAnno userAnno = method.getAnnotation(UserAnno.class) ;
if (userAnno != null){
System.out.println("注解:"+userAnno.desc());
}
Type[] paramTypeArr = method.getParameterTypes();
for (int i=0 ; i< paramTypeArr.length; i++){
System.out.print("参数"+(i+1)+"类型:"+paramTypeArr[i]+" ; ");
}
System.out.println("参数个数:"+method.getParameterCount());
}
}
注意这里对方法的获取远远不止类本身定义的,包括从父类继承的,和Java基础Object类中的。
最后,感谢大家的观看,谢谢大家的支持,能点赞关注最好啦!
如果文章有问题可以关注私信我交流更改,或在评论区互相交流。
猜你喜欢
- 2024-10-12 Java中Array,List,Set,ArrayList,Linkedlist集合的区别
- 2024-10-12 Array与ArrayList的区别 arraylist和arrays
- 2024-10-12 面试官和我聊一聊 ArrayList 面试redis
- 2024-10-12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源码分析
- 2024-10-12 Java集合框架,我花60分钟总结,你花20分钟记忆
- 2024-10-12 ArrayList 源码浅析 arraylist源码分析
- 2024-10-12 学点算法(一)——ArrayList内部数组实现元素去重
- 2024-10-12 面试官让我聊聊 ArrayList 解决了数组的哪些问题
- 2024-10-12 每天一道面试题之Arraylist 与 LinkedList 区别
- 2024-10-12 并发容器-CopyOnWriteArrayList juc并发容器
- 最近发表
- 标签列表
-
- gitpush (61)
- pythonif (68)
- location.href (57)
- tail-f (57)
- pythonifelse (59)
- deletesql (62)
- c++模板 (62)
- css3动画 (57)
- c#event (59)
- linuxgzip (68)
- 字符串连接 (73)
- nginx配置文件详解 (61)
- html标签 (69)
- c++初始化列表 (64)
- exec命令 (59)
- canvasfilltext (58)
- mysqlinnodbmyisam区别 (63)
- arraylistadd (66)
- node教程 (59)
- console.table (62)
- c++time_t (58)
- phpcookie (58)
- mysqldatesub函数 (63)
- window10java环境变量设置 (66)
- c++虚函数和纯虚函数的区别 (66)